视网膜变性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励志25岁盲人女孩考上研究生,高出国家 [复制链接]

1#

近日,全国高校陆续公示拟录取研究生名单。浙江龙泉25岁的盲人女孩叶景芬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考取了北京联合大学中医专业硕士,且考研初试成绩比国家线高出97分,成为年浙江省唯一一名考上研究生的盲人学生。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的这段话,似乎就是对叶景芬最真实的写照。有记者通过QQ联系上叶景芬,通过交谈了解到,原来成功“上岸”的她,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迷茫期,陷入关乎理想与现实的纠结当中。

从初中开始,“对自己过不去”一直都既是我的优点也是缺点,让自己臻于完美、去尝试挑战更多困难与不可能似乎成了我的执念。从表面看,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何非得这样,但是,我一直都知道自己就是如此。

……

是的,对于认识我的人而言,我并没那么悲观,这也一直是我感到比较自在的一点,因为在我看来,人与人间的感受十之八九都只需冷暖自知,况且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觉得眼睛对我性格的影响并非坏事,因为它将是驱使我去挑战更多的困难和不可能的原动力。

叶景芬患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从小在盲校读书年,她成为长春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去年,她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

都说准备迎接普通高考和考研的这段时间会使人一生难忘,果然,在大三一步步地为了尝试统考考研而忙碌的一年里,我也和所有人一样尝到了各种苦辣酸甜——对更上一层楼的向往,对“挑战不可能”的渴望,对由于视力的缺失而被拒之门外的恐惧,对盲文英语资料缺失及英语功底欠缺的无助,在能量暂时被浩劫时的惊慌……但更多更多的,还是盼着自己能够跟着自己的心,通过一步步脚踏实地朝着自己所向往的方向走到我想去的地方。

我以为,我这一生除了眼睛之外,并没有比别人缺少什么,所以,只要除了眼睛之外的东西,“别人有的我必须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可以尽力有”,我就能够在那些“不需要眼睛但照样不影响我胜任”的领域与健全人平等竞争,从而通过实力方面的优胜劣汰平等地在江湖中行走。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但我以为这仅仅是不容易,而非不可能。

普通人考研本就不简单更何况是盲人自从下定决心考研以来英语成了叶景芬考研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英语盲文纸质资料少电子版资料电脑读屏不理想让她的学习过程变得异常艰难尽管她反复地听老师讲课却始终做不了真题

所有健全人对我们视障者的认知也仍始终停留在他们所固有的那个阶段——他们不会知道,随着科技及教育程度的发展,很多对过去的视障者而言“不可能”的事,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视障者面前早已从“不可能”变成了“不方便”。

于我们而言,“不可能”是因客观条件所限,我们完成“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而“不方便”仅仅是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完成它需要付出的更多,但我们出色完成它的概率并不是0%啊!

英语复习难叶景芬不放弃她辗转打听到龙泉市图书馆有盲文打印机和视障阅览室于是她就去那里复习备考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她挺努力的,视听资料放在这里基本上一学就是一个下午”

(有的)健全人认为,我们就连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可谁又知道,在健全的孩子还在父母身边“吃奶”的年岁里,我就被丢到了当时一年只能见到父母三个月的离家七八小时的寄宿制学校,而后照样生活得不差;

(有的)健全人认为,我们看不到所以无法上学、无法工作,可谁又知道,文字不光只能以你们的文字写到纸上,也能以我们的文字写在纸上,还能借助电子产品和一款小小的软件让它一字一句地读给我们听,在工作方面,我们仅仅只失去了视力,而并非所有的感官都随眼睛而去,我们也完全可以用你们很难想象的“不借助眼睛”而以我们的方式完成很多工作;

(有的)健全人认为,独自出门于我们而言如同痴人说梦,又或者让我们独自出行就像背上了隐形炸弹,可谁又知道,在我们当中,“一根盲杖走天下”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随着人文素质的提高,借助高科技的辅助,我们不但能够独立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从中国的南边顺利去往最北边,而且,我们也足以在一座城市中独立完成所有健全人能完成的日常活动。

盲文是视障患者学习的基础书写盲文时需要用盲字板固定住盲文纸再用盲文笔刻下对应的点备考过程中叶景芬几乎磨尽了一支合金盲文笔研究生考试时叶景芬做的是盲文试卷整套试卷近50张,像一本书她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整个单词、整句话地扫视只能用两根手指一个个字母地摸读叶景芬说“只要能克服这些都算不上困难”

备考的一段时间里,我无时无刻不在尽量让自己静下心来而后客观地分析自己走下去和返回去的得与失,可仍然毫无头绪。若趁早返回,我也许会少做许多无用功,这能为我省下不少时间、金钱及经历,也能早日为我爸妈节省下一分力气。

然而,我之前的信仰和努力都付之一炬不说,不曾走到最后就当了逃兵亦将终我一生成为继眼睛之后的又一大遗憾。若继续走呢,最坏的结果是,花了大把时间、金钱及经历挖通了隧道,但山的那边仍然是山,又或者,这座山就是个无底洞,终有一天,命运逼迫我在挖到了筋疲力尽之后不得不放弃所有的“付出”,不论如何,最坏的结果就是在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之后,一切只是白瞎!

我不怕为我留的门窄,也不怕打开这扇门需耗费巨大力气,但是我真的怕这一扇门根本无法被打开。

对于为什么要努力考研叶景芬有自己坚持的理由“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这样别人就会叫我叶大夫而不会叫我盲人姑娘或盲人技师我想融入到一个健全的集体中我会争取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在准备考研的大半年里,我也的确不止一次地因为迷茫和不确定而摇摆甚至恐惧过自己也许会坚持不下去。

然而当我真的开始认真地劝说自己为了父母及自己的未来更加保险而放弃,而后循着“多数盲人”的轨迹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我才发现,不论那一段日子多么“艰辛”多么“难熬”,但在真的即将跟它及我努力尝试的那个未来说再见时,我才察觉到我的心究竟有多痛!

从小到大,我都不曾用‘心痛’一词形容过自己的感受,就算关于眼睛也没有,那是第一次。我忽然觉得,在努力准备全国统考的这段时间里,我孕育了我的第一个孩子,只不过,我只是一个名叫“梦想”的孩子的妈妈,可妊娠只进行到了一半,他的亲人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让我把他处理了。

从较稳妥的常规角度而言,我最好的选择当然是趁没投入更多之前,秉着“长痛不如短痛”的原则把他拿掉,然而,这毕竟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好在我坚持了下来,并尽全力挖通了一段隧道。

去年,她参加了研究生考试今年3月底,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分!比国家线高出97分通过复试,叶景芬顺利考取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中医专业硕士(针灸推拿学)女孩笑了:“运气特别好,赶上了专业硕士(视障研究生)的招生我希望未来进行更多的探索让我在针灸推拿学领域做深,也学深”

我个人觉得——

对于社会而言

对残疾人最大的不公平

并不是不了解和歧视

而是在我们试图用自身的活例子

向人们证明我们的“能”与“不能”时

人们却连这个机会都没想过给

而只用人们那“想当然”的认知

在评判我们的“能”与“不能”

尤其是对待视障和听障的残疾人

虽然我并不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

我们当中的哪位

能够用自身的实力

把健全人的认知拧正

但我相信

有不少人都在试图努力

那一天或迟或早总会到来

看到这样一则新闻,22考研的小伙伴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呢?没有谁的成功是轻而易举,背后都注定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

有时候小站逛一逛微博“考研”词条的广场,时常能看到有一些同学在抱怨。“英语一好难,底子不好学不下去了”“21考研都这么卷,22考研就象征性的参与一下吧”“数学怎么这么多公式要背,出题人有必要这么劝退吗”......小编希望,抱怨归抱怨,同学们还是要继续学下去,沉下心来克服眼前短暂的困难,潜心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好

戳下方图片免费领专业课真题!

●考研上岸后的朋友圈文案和配图我都想好了,就等考上了

●考研圈的凡尔赛人,我劝你们耗子尾汁!

●小站“拍了拍”你,get考研复试注意事项!考研er再不看就来不及了!

小站为你们整理了

考研资料大礼包(部分资料预览)长按扫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