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变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辽宁青少年近视防控学慧网辽宁省儿童青少
TUhjnbcbe - 2024/7/13 18:35:00

近视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来自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的年国民素质调查报告指出,男性健康问题第一是眼科问题,女性健康问题第一是乳腺问题、第二就是眼科问题。报告认为,到年我国全国人口近视发病率将达到50%,其中高度近视人群将达到万人。

在上海,随意走进一家餐厅,都可能看到“低头族”。年轻的爸妈在刷手机,年幼的孩子则边看iPad边吃饭。

为了方便孩子吃饭,上海家长妮妮几乎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下载了孩子所有喜欢看的动画片,每次外出吃饭,妮妮与朋友聊天,孩子就在一旁乖乖地边看动画片、边吃饭。

妮妮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可能不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现在(幼儿园)不给他接触,到了小学,也不得不接触。躲不掉的。干脆就这样吧。”

手机和平板电脑现在成了“懒惰妈妈”的陪伴神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小学入学伊始,就被检出近视。

可怕的是,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的家长对此并不重视。相比于奥数培训班、英语提高班、“小升初”择校,给孩子戴上一副厚厚的眼镜,根本不算事儿。

近年来,上海一些民办小学在招生时会使用平板电脑作为面谈环节的工具。比如,平板电脑上跳出若干个图形,让孩子寻找图形的规律并选择答案。

这种做法,一方面响应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笔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校考察学生的要求,得到了较多应用。

这种做法,让家长们形成了让孩子“先练练”的心理,练着练着,孩子就离不开平板电脑了。

许迅说,除了遗传性近视,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天生的远视眼(正向度数),过去,人到了成年时,眼睛发育成为正视眼定型,保留轻度远视度数。但现在,我国青少年大多在还没有成年时,甚至在小学毕业前,远视度数就已经耗尽,“中国青少年整体人群的屈光度数已经严重向近视方向漂移。”

眼科医生们正在为一个数字忧心忡忡:

20年前,上海市小学毕业生发展成为近视眼的仅为极少数,但如今,刚入学的6~7岁上海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已接近10%,三、四年级10岁左右儿童近视患病率超过50%。

值得注意的是,6~10岁发生近视的青少年,18岁成年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眼(高于度)的风险大大增加。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暨眼底病学组组长、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医院眼科主任许迅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的视力发展状况表示忧虑:

“据统计,高达90%的大学生是近视。中国20~30岁年轻人中有20%患有高度近视。

一般来讲,相当一部分高度近视在中年以后发展成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目前约为人群的1%至2%,中国至少有万以上这样的患者,它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

“爱学习”的东亚人发病率高

这种“近视漂移”的罪魁祸首,专家们认为,一是持续不断的学业压力,二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

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是,儿童近视的发病率在崇尚“学习”的东亚人群中最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伊恩·摩根年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韩国96%的年轻人(20岁以下)患有近视,排名第一,我国台湾地区的比例是85%,新加坡则是82%。

许迅强调,东亚人群的近视发病率高,并非出于遗传,一个例证是,在上世纪60年代,只有20%的中国人患有近视。

“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极端的学业压力。我们要求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即使这意味着他们童年的大部分时光被关在室内。我们都知道,缺乏自然光会增加近视的风险。”

许迅团队的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在入学后二、三年级近视发生率激增,到了三、四年级约一半的孩子发展成为近视。

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给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英语、数学、绘画、音乐、棋艺,却牺牲了体育锻炼和户外玩耍的时光。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近距离工作导致的用眼负荷大增”,其中近距离工作视物的距离和持续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看来手机的危害最大,手机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尤其是游戏更加具有吸引力,它有独立的光源,不需要光照。特别容易导致持续性的视觉工作。”许迅说。

三年后我国高度近视人群将达万

年10月,国家卫计委、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曾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措施,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青少年近视防控学慧网辽宁省儿童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