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叔门诊遇到不少人,其实自身并非特别想摘镜,但因为朋友做了,脑袋一热也就想做。效果不错,加上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宣传“无刀操作”、“无痛”、“切口小”、“第二天恢复视力”等等,脑子一热就想摆脱眼镜。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不要做近视手术,第一步是:需求。你有摘镜的需求就做,没有就不必要做。
比如年满18岁,自身有参军、升学、就业、形象等方面的要求,需要提升视力摆脱眼镜,可以选择近视手术;如果没有,觉得戴眼镜并不影响生活,那就保持现状,不要盲目跟风手术。
有摘镜的需求,还要看有没有摘镜的条件。做近视手术前,需要做一系列检查,包括显然验光、电脑验光、散瞳验光,眼轴、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眼睛前节OCT、黄斑区OCT检查等,尤其还要注意检查眼底是否健康,有没有玻璃体的混浊,有没有视网膜的牵拉,有没有视网膜的变性,有没有小的裂孔。
所有的检查都结束,医生要结合各项数据综合考虑,才能为患者设计合适的手术方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近视手术方式主要分两大类: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植入手术。角膜屈光手术包括飞秒LASIK手术、全飞秒SMILE、T-PRK,通过飞秒激光或者准分子激光削切角膜,改变角膜曲率来矫正视力;晶体植入手术包括ICL晶体植入等,通常是在眼内植入一片小小的晶体,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那患者该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呢?这个除了看检查结果,还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年龄、用眼习惯、职业等个性化选择。比如患者的度数不太高,将来想参军、或者是运动员,可能需要参加对抗性训练,那通常会建议患者选择全飞秒;如果患者是摄影工作者、科研工作者,需要精细化用眼;或者经常开业,对夜间视力要求高;又或者瞳孔偏大、度数偏高等情况下,可能建议选择飞秒LASIK手术;
如果患者度数高、角膜薄、不适合做角膜屈光手术,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等也符合手术指征,患者还有摘镜需求,那一般建议患者选择ICL晶体植入手术;
如果患者度数低、但要求术后眼睛不留任何痕迹,可以接受术后疼痛时间长,视力恢复较慢,也能按时用药复查,那就可以选择T-PRK手术。当然,是手术就有风险,虽然近视手术风险不大,但也需要注意术后可能有干眼、视力过矫、欠矫、角膜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出现。如果有摘镜需求,一定要理性选择。最后,再和大家要明确一点,近视手术只是解决了屈光不正的问题,帮助患者摘掉了眼镜,但是因为近视而带来的眼底变化,并没有改变。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术后还是需要定期检查眼底。此外,手术并不能阻止近视的再次产生,还是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术后再次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