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东北亚博览会首次设立了康养产业馆,大健康产业是下一个风口,我省在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中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康养产业馆的开馆正得其时。
开馆第一天,记者在这里最大的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等这些高新技术和理念,正深度变革、重塑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展馆内以高科技为支撑的健康产品凭借高效、精准等优势特征,受到市场的热捧。康养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转型。
在“国际康养展区”,一家医疗企业的展位前聚集了不少观众。体验项目“人工智能视网膜分析”得到了追捧。这个项目只需花上2分钟,拍摄一张视网膜照片,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自动识别30多种健康风险,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神经疾病等全身性慢性疾病并发症和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常见眼科疾病风险。
展位负责人刘莉莉说,“人工智能视网膜分析”学习了多位国内外顶级眼科专家的毕生经验,最多可以识别10大类,30种疾病风险,而且人工智能还可以发现肉眼难以发现的细微病变。其准确性相当于医院的专家来做体检。“这一项目已有15万名人群样本,阳性率达到78%。这也是对医疗体检行业一些乱象的有力回应。”她自信地说。
以移动技术、独特算法和大数据为依托的电子脉诊仪、基于健康物联网核心技术建设而成的“睡眠质量评价中心”、采用智能气压、磁共振技术的眼部按摩仪......展区内展示了国内外康养产业最新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医疗康养设备、远程医疗、人民健康工程、健康体检、保健食品、康养旅游、适老产品、养老地产等等。走了一圈下来,这里随处可见高科技产品,展示着大健康产业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欢迎大家到6号馆参观!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缪友银编辑:董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