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变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爱尔眼科治瞎了抗疫医生院方诊疗过程符合
TUhjnbcbe - 2025/2/19 20:41:00
01.失败医院的急诊科主任艾芬,再一次刷屏了。这位曾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医生,没有被病毒放倒。却栽在了爱尔眼科......“这次视网膜脱落带给我的伤害,远超疫情。”年的最后一天,艾芬在微博中写道。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医学教授。作为新冠肺炎疫情吹哨人之一。她的那句“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评不批评,老子要到处说”让所有人为之动容。疫情发生后,艾芬感到视力明显下降,她一度以为是因为自己戴面屏护目镜引起。年5月,经熟人介绍,艾芬前往武汉爱尔做检查。经过医生检查后,建议其换多焦晶体,由副院长王勇为其做手术。5月22日,艾芬缴纳了2.9万元的手术费后,在武汉爱尔进行了高价的晶体置换手术。不过,视力并未得到好转。10月,艾芬右眼视网膜脱落。医院做了视网膜病损激光凝固术、玻璃体硅油填充术等手术治疗。彼时,她才从多位眼科医生处了解到,眼底变性后的恶化是其症状的原因。如果早发现,早用激光治疗,病情不会这么严重。而且这个武汉爱尔,原来只是爱尔眼科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有一点连锁加盟的性质......02.眼底未查疑云那么,武汉爱尔是否为艾芬做过眼底检查?眼底变性是否会导致视网膜脱落?艾芬抛出了一份在自己眼部复查时要求武汉爱尔补写的门诊病历。病历单的时间为年5月21日,辅助检查结果一栏显示“眼底未查”。12月29日,对于艾芬的追问,王勇回应:“这只是门诊病历,但手术病历上写了眼底检查的情况。只是检查不够彻底,没发现眼底变性,愿意与其友好协商解决。”对于王勇的解释,艾芬并不认可。更让艾芬气愤的是,院方发给她的晶体照片明显弄虚作假。她在术前,曾见过自己眼部的术前照片,当时的白内障病变很轻。而术后,王勇却发来一张白内障很严重的照片。艾芬认为,这并非自己的眼睛。当自己再问对方要其他照片的时候,院方则表示资料都没有保存......这也成为艾芬将此事诉诸媒体的导火索。并由此引发她本人质疑。武汉爱尔是否为了盈利而忽视手术常规操作?“因为晶体植入花了2.9万元,用激光治疗眼底变性很便宜,只需要几百元。”对此,医院回应:术前检查、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爱尔眼科网红董秘吴士君也于1月2日晚间发文。称“正视歧见忠于事实,理性沟通诚意解决,与子同袍无难不克。”事实上。这已不是爱尔眼科第一次因丑闻被媒体曝光。早在年12月,河南许昌爱尔眼科就曾因虚假宣传,被许昌市工商局罚款3万元;年9月,广东清远爱尔眼科又因违规发布未经审查医疗广告,被清远工商局罚款元。类似事件,比比皆是......03.并购与体外孵化至此,我们也不禁发问。事故频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事后分析,明显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爱尔眼科的软肋,都在其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在之前的疯狂并购与体外孵化。这些个因素,与艾芬失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市之后,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不仅引进了社会资本。还在上市公司体外成立了并购基金。年开始,爱尔眼科陆续引进中钰资本等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从而开始扩张。他通过这些并购基金,收购医院。再利用爱尔眼科的团队,对其进行培育。在培育期时,医院不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内,而是在上市公司体系外进行培养。如此一来,爱尔眼科手握医院储备。医院,医院盈利后再置入上市公司,最终并入上市公司报表。他通过此种方式,来保障上市公司的扩张规模和速度。同时也令爱尔眼科得以使业绩连年平稳增长。可谓“一举多得”。不过,其中也留下了不小的隐患。即大量并购给爱尔眼科带来巨额的商誉。截至年9月30日,爱尔眼科的商誉已达到了41.26亿元。爱尔眼科也曾试着解决商誉高企的问题。只是有些无能为力......但这还不是真正的风险。真正对爱尔眼科有着重大伤害的是,医院的问题。既然爱尔眼科借助并购与连锁的模式发展,并以此获取了巨大收益。也必将承受模式组合中带来的负面效应。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连锁是把双刃剑,既可伤人也能伤己。在企业顺境之时,狂飙突进不在话下。不过,医院爆发出丑闻或者是负面新闻,就很有可能以点带面,被全方位打击。毕竟,品牌硬,医院技术就一定好。光环效应再明显,也不可能哪哪都兼顾到。这次事故就是典型的例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尔眼科治瞎了抗疫医生院方诊疗过程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