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来了一位年轻病人,是个27岁的快递小哥。
他双手捂住肚子,眉头紧皱。跟医生说可能是肠胃炎,打个针就好,得赶紧回去上班。
医生检查了他的腹部后没发现什么问题,但凭借医生的职业敏感性,还是建议他最好做个腹部B超或心电图。
快递小哥却坚持说是肠胃炎,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打个针就好了。
医生无奈。
结果到了傍晚快递小哥又来了,这次他乖乖去做了检查,血糖很高,41mmol/L!(正常人测随机血糖不应该超过11.1mmol/L)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呢?糖尿病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来,我们一起走进科普频道。
01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
这事得从血糖说起。
我们的肠胃会把吃到肚子里的东西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管,就变成了血糖。
接着胰岛素会把血糖输送到细胞里,转化为我们身体所需的能量;多余的血糖会被送到肝里面,暂时存起来。
但是,很多人在身体承受力的边缘疯狂试探,没日没夜,胡吃海喝。
导致细胞消化不完血糖,肝脏也实在没地方存了,这就导致血管里到处飘着血糖。
糖尿病前期,会有大量的胰岛素分泌,希望可以把血管里的血糖消灭完,但是胰岛素发现即便出动了胰岛素全员,还是没有消灭完血糖,于是他们绝望了。
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造成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后,降不下来,这就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原因了。
02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了解大致原因后,我们必须得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可能导致失明、足部残疾、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因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医疗水平,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手段,也就是说:
一旦得病,终身治疗。
03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离自己很远。
其实……近得可怕:
每10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人;
每2个中国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呢?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
3、高血压;
4、血脂异常;
5、静坐生活方式;
6、糖尿病家族史;
7、妊娠糖尿病史;
8、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04如何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呢?
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此的高,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患病呢?
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
说白了,就是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遵守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就没救了呢?或者说发现得了糖尿病怎么治疗呢?
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加强自我管理,但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