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淑慧王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管理好疾病,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所以,很多人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会听从医嘱,积极做好日常防范控制工作,尤其是日常饮食方面很是注重。但也有一些人患上糖尿病后,觉得这病不痛不痒,自身健康好像也没有出现问题,于是仍然我行我素,胡吃海喝,导致血糖一再飙升。上个月,医院就接诊了这么一位胡吃海喝,不注重控制血糖的糖友。医院医师,卫教师,营养师等医务人员共同治疗和劝导下,他的血糖不但得到了控制,思想也转变了过来,开始正视糖尿病,学习如何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母子同为糖友,儿子高血糖为母亲心头病
张阿姨算是医院的老朋友了,患糖尿病已25年,是医院“共同照护”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每年按时住院,定期复查,按时看医生,是她一直坚持的事。因此,尽管患病时间长,但她的血糖控制的比较平稳,而且也没有出现并发症。上个月的一天早上,张阿医院,碰见了正在为病人测血糖的赵淑慧护士长。赵护士长以为她是来拿药的,也没多想,就问起了张阿姨最近的病况,聊完才医院是为了她的儿子。她愁苦地说:“我这次是带我儿子来住院的,我儿子也是糖尿病,都15年了,从来都不重视,不测血糖,不按时吃药,我说了也不听。最近他老是很乏困、无力,还瘦了不少,医院让你们调一调血糖吧,他才46岁啊,真怕他有什么万一......”就这样张阿姨的儿子住院了。
共同照护:解救15年糖龄血糖失控糖友
办理了住院手续后,医院的医生为他进行诊断。在测血糖时,赵护士长与他交流,问他:患病15年了,为什么一直不控制血糖呢?他说:“刚开始知道自己患糖尿病后,还会听从医生的话,偶尔测一次血糖,吃些口服药,但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后来嫌麻烦血糖也不测了,药也记不起来吃,医院检查了。我知道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好好调理,但由于我要上班,经常饮食不规律,早餐几乎没吃过;而且平时还喜欢喝啤酒,一次能喝一箱。就这样过了这么多年。除了偶尔的乏困之外,也没有出现不舒服的地方,有时候也会想糖尿病真有这么可怕吗?”听到这里,赵护士长有些无奈的说:“因为您现在还年轻,可能感觉不到任何的不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程的延长,如果再不加以干预,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很多人就是因为前期不重视,导致后来病情延误加重。”
诊断结果出来后,确定为2型糖尿病。测得空腹血糖为20.6mmol/L,这比控制后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几乎高出了三倍。同时还伴有酮症+和视网膜病变,需要及时降血糖。医院的医生很快便确定了治疗方案,给予了消酮补液和胰岛素泵强化降糖的治疗,控制其血糖及并发症。住院之后的每天除了为他做血糖日常监测8次之外,还会不定时为他监测血糖,同医院的营养餐,为他调理血糖。
考虑到他对糖尿病认识浅薄,对以后血糖控制极为不利,医生和卫教师进行了劝导和教育。医院的医生、护士、营养师、卫教师等经常会给他灌输一些糖尿病及并发症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如何监测血糖以及它的重要性、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口服药物降血糖的好处等等。告知他:在血糖平稳的情况下,一周监测3-4次,随时不舒服随时监测;要戒酒或少量饮酒,饮酒后也要按常规进食,切不可过量饮酒且不吃主食;另外,药一定要按时吃,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最重要的一部分。
46岁儿子病情控制,老母亲感激落泪
通过在医院“共同照护”模式下的治疗,张阿姨儿子的血糖不但得到了控制,之前的并发症也在逐渐好转;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血糖,经常会找卫教师、医生等医务人员咨询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出院时,他说:“感谢你们的精心照顾。这次我住院的收获可不少,以后我会按时复查,回家我就把血糖试纸条买上,按时监测血糖”。赵护士长开玩笑地对他说:“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对家人最大的负责,以后一定要好好控制血糖,别再让阿姨为你操心了”。听到这里,张阿姨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相关链接
1、糖尿病患者饮酒注意事项:①酒量:白酒每天不超过2两;红酒根据度数高低每天2到4两;啤酒每天可以喝ml左右;不宜酒量过多甚至酗酒。②不宜空腹喝酒。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喝酒,特别是空腹喝酒,会产生严重的低血糖。
2、糖尿病患者如何吃水果:①血糖基本得到控制的患者可以吃水果。但当血糖大于16.5mmol/L时,不宜吃水果。②吃水果后会不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需要看水果的含糖量,如香蕉、大枣、山楂等含糖量高的水果不宜吃或要少吃,而大部分水果可以根据含糖量的高低决定一次的进食量。③吃水果的时间:最好选在两餐之间、饥饿时或者体力活动之后,作为能量和营养素补充。通常选在上午9点半、下午3点半左右,或者晚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不提倡餐前或饭后立即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的糖,致使餐后血糖过高。④建议在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后2小时内测一下血糖,了解自己能否吃此种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