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腾讯医典
暑假来啦!又到了一年一度近视手术高峰期。
近视是最最最最……常见的眼睛问题了。
中国是“近视大国”,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大约每3个人中就有1个近视[1];高中生近视患病率更是超过80%[2]。
以前总以为,近视是一个小问题——
近视了?戴眼镜就能看清楚!
但其实……就算轻度近视,也会增加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眼部疾病发生风险。
那么,近视久了度数会加深吗?高度近视究竟有多可怕?
8大近视常见问题今天一次性说清。
一般不会。
但如果每天长时间盯电脑屏和看手机,即便眼睛很累了还是继续劳累工作,则会刺激眼轴继续增长,加深近视度数。
另外,如果你有家族遗传史,近视度数会有增加风险。
(来源:soogif)
大多数“真性近视”是轴性近视,即眼轴增长而导致远处的东西看不清[4]。
(注:近视是指,在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进入眼睛聚焦在视网膜前。)
眼轴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即8~10岁和12~15岁。所以,近视的发展一般是在高中以前,不注意用眼卫生,近视度数会增长特别快[5]。
通常在18~20岁左右,眼轴就不再变长,近视的度数也就稳定下来啦,正因如此,18~20岁是医生建议做近视手术的最低年龄。
那近视手术安全吗?手术过程会痛吗?哪些人适合做近视手术?更多热门问题,专家将直播为你解答,快预约起来吧!
一般不会。
(来源:网络)
虽然大多数近视是因为眼轴变长,但并不等于眼睛就突出了。我们的近视度数每增长度,眼轴便增长大约1毫米。近视度数越高,眼球长度越长。
但一般情况下眼球并不会过于突出,而变成金鱼眼——因为眼球包裹在你的眼眶里,这里有充足的空间装下眼球[4]。
除非是在高度近视的情况下,眼睛的正常生理结构发生变化,眼球的体积比正常大了1~2倍,才可能出现眼球突出[6,7]。
近视和散光没有关系。如果散光不影响视力,一般不需要做什么;但如果影响视力,可以佩戴眼镜;如果散光度数一直在加深,医院检查,排除眼部疾病[8]。
(来源:网络)
有些人的眼球不是完美的圆圈,平行光线进入眼睛后没有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个点,就会造成散光。而且,散光可以与近视同时发生[4]。
散光其实很普遍。据报道,成年人的散光患病率是8%~10%[9]。
造成散光的原因,可能是生来如此,也有可能是后天因素,比如睫毛倒生、长期揉眼、外伤、角膜病变等。
高度近视(即近视度数度以上),眼睛的正常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许多眼部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来源:网络)
对于高度近视的人,这些眼部疾病发病率会增加[10]:
●青光眼,中高度近视比轻度近视的人患青光眼风险高出近1.5倍;
●白内障,高度近视患者的白内障手术率较高,根据现有证据,他们需要白内障手术的几率比中度近视患者高17%;
●视网膜脱落,高度近视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是轻度近视患者的5~6倍;
●黄斑变性,近视引起黄斑变性的风险随年龄和近视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所有近视党日常应该注意用眼卫生,防止发展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的人也不必过于担心,最好每2年接受一次眼科检查,眼睛出现异常,医院[11]。
佩戴低度数……不仅不放松眼睛,反而让眼睛更疲劳。
(来源:网络)
佩戴不合适度数的眼镜,为了看清楚眼睛需要过度用睫状肌的力量,睫状肌更容易疲劳,加速近视发展[4]。
适合度数的眼镜分担了睫状肌的压力,能够减少眼睛的疲劳,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
黑夜玩手机,对眼睛的伤害很多——
(来源:网络)
眼睛更容易疲劳、容易加深近视。
研究发现,使用智能手机后,眼疲劳症状和眼表症状增加,特别是不舒适、疲劳和嗜睡症状,眨眼频率也降低[12],加快近视发展。
黑夜玩手机,容易发生黄斑变性。当关灯后玩手机,手机光线变成了黑暗中唯一进入眼睛的强光,经过折射后全部汇聚在黄斑区域,对黄斑危害很大,一旦黄斑变性,将无法逆转。
极少发生。
(来源:网络)
18岁以上成年人小于度的中、低度近视,只要术前2年内度数增长不超过度,一般术后极少发生反弹;
不过,近视矫正手术之后,还是有可能近视度数加深的,这是因为近视手术只是矫正你以前的近视度数:
角膜屈光手术仅相当于把眼镜配在角膜上;
晶状体植入手术仅仅是在眼内加入一个隐形眼镜。
如果你做完手术之后,还是有不良的用眼习惯(比如过度用眼等),近视还是有可能继续发展。
不过大多数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及半飞秒激光手术患者,可在度数稳定后再做增效手术。
为了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记住这几点[20]——
●出去玩~
尽可能接触户外自然光,儿童青少年最好每天60分钟以上;不过记得出门戴墨镜(即使在阴天和冬季也要戴)哦~隔离紫外线,因为紫外线会增加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发病风险。
●多走神~
使用20-20-20原则:每看电脑20分钟——向20步外的地方——看至少20秒钟
●去检查~
成年人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眼科检查;
●学姿势~
学会良好的用眼姿势:即“一拳、一尺、一寸”[21]。
即两眼与书本保持一尺(33.3cm)距离,胸部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握笔的手指离笔头一寸(3.33cm)距离。
审稿专家:张暹梅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LingLi.ChinaCenterforHealthDevelopmentNationalSchoolofDevelopment,PekingUniversity.SummaryofNationalVisionCare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