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眼睛的调节作用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变弱(填“强”或“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填“厚”或“薄”),折光能力变强(填“强”或“弱”),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
教师点拨:
1.外界的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的像,而人看到的却是正立的像,是由于人和人脑中的视觉神经的自动调整作用所致.
2.利用凸透镜成像模拟眼睛成像从而来理解眼睛成像及调节特点的方法,在物理上运用得非常广泛,称为模型法.
3.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中,我们学习的知识是: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调节物距,得到对应的像距.现在根据眼睛的调节模式,我们还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另一个方面的结论:在凸透镜像距一定时,调节焦距,也可以使不同物距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学习指导:近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
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填“前”或“后”).
3.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镜片.
教师点拨:
1.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过强,成像于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在眼睛的前方戴一个凹透镜使远处的物体正好成像在视网膜上.如果戴的眼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没有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也就不能达到矫正视力的效果.因此,近视患者要佩戴度数合适的近视眼镜,不是随便找个凹透镜就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
2.现在还有一种矫正近视眼视力的方法,就是将角膜中间凸出的部分削薄一点,减小角膜的曲度,从而减小角膜的折光能力,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