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4日,在“患者”艾芬公开发声质疑爱尔眼科后的一周后,爱尔眼科给出了关于艾芬就诊过程的核查报告,否认了白内障手术和艾芬视网膜脱落的直接关联。
这显然不是艾芬想要的答案。
“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对于爱尔眼科的最新回复,她第一时间对八点健闻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近两年总是在岁末遭遇人生的重要事件。
一年前的年12月30日,她拿到了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检测报告,她用红色圈出疑似“SARS冠状病*”字样。当晚,这份报告传遍了武汉的医生圈。艾芬也被媒体称为“发哨子的人”。
一年之后,年12月30日,抗疫主角艾芬竟成为一场医疗纠纷的主角,在这场纠纷中,她不是医生,而是一个患者,医院的明星,市值亿的爱尔眼科。
她在社交媒体写到,“我是个医生,从没想过当医闹。”
截图来自艾芬微博
“我是个医生,从没想过当医闹只是因为恢复视力的诉求去爱尔眼科就诊的医生艾芬,没想到自己年5月做完白内障和晶体植入术后半年,即遭遇右眼视网膜脱落的结局。
10月底因视网膜脱落进行二次手术的艾芬,自此视网膜都存在再次脱落的可能。
她此后的人生很可能不能举重物、不能发火。而做为老二仅有两岁的二胎妈妈,一想到在未来不能抱宝宝,比起疫情时的无助和紧张,这更让她感到无力和心碎。
多位资深眼科专家在研究过艾芬的病历和就诊经历表示,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对错明晰的医疗纠纷。
艾芬的眼部病情复杂,集高度近视、白内障、眼外伤史于一体,她视网膜脱落的风险原本就远高于常人。
这意味着,在治疗眼部存在复杂病情的病人中,医生习以为常的常规化操作、固有的经验,反倒容易忽略个体病例的风险。
艾芬的悲剧,是一个个偶然因素的叠加;当她的个体性病况,遭遇眼科成熟、高效的流水线流程操作时,最终出现了双方都意料不到的风险。
社会、行业热议,医院管理细节需重视!“痛心,疫情期间奋斗在一线的战士,病*没能打败她,最后却被不负责任的‘同行‘坑瞎了一只眼睛……”、“医院鱼龙混杂,连医生都会被坑,医院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在社交媒体上,对于艾芬的支持与同情之声不绝于耳。在疫情仍有蔓延之势的当下,抗疫英雄的这一遭遇,也让社会各界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