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变性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杨辉指付向东讲的与发表的不同
TUhjnbcbe - 2021/3/25 17:05:00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导读

加州大学付向东教授实名举报科学院上海神经所杨辉事件是这两天的热闻。继付向东指责杨辉听了自己年在神经所的学术报告后重复实验,杨辉今日发表反驳,其中一点指付在神经所讲的内容不仅与杨的文章不同,且与付年发表的《自然》论文不同。有心读者可自己读杨辉反驳,对照付的举报,自己判断。

杨辉团队的回应材料全文公布如下:

针对付向东教授提出的几点质疑,我的回复如下:

1.付向东教授在神经所做的报告是采用小分子抑制剂的方法,而他们在Nature发表的论文采用的却是shRNA和ASO的方法。连他自己在Nature文章中都没有提及他在报告中采用的小分子抑制剂的方法。他又是如何在当时向我们透入大量的技术细节的?他报告中的方法最终证明是错误或不可行的,难道已经公开发表5年的位点就可以霸占,不允许其他人用新的技术来尝试吗?这和大佬圈地有何区别呢?

2.根据付教授发表的文章和公布的专利(年4月递交,年10月公开),丝毫没有提及用基因编辑方法治疗帕金森病。而且他还宣称在我们注射的纹状体脑区通过在星形胶质细胞内敲低Ptbp1几乎不可能形成多巴胺神经元。而我们恰恰是在纹状体中高效诱导出多巴胺神经元产生,进而达到治疗效果。在举报信中,他通过混淆视听,让大家认为我完全抄袭他的结果。

3.付教授提到,他还分享了Ptbp1应用到视网膜疾病治疗的工作,首先我确实不知道他的分享,其次,最近我们通过BioRxiv检索,也找到年4月8日在线刊登的这篇文章。他们从实验方法到动物疾病模型没有一处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目的是将穆勒胶质细胞转分化为视锥细胞(Cone),而不是我们文章中的目的神经元视神经节细胞。两篇文章的连实验目的都不一样,何来剽窃?付向东教授专利中涵盖的疾病和方法,并没有涵盖任何RGC细胞的转分化。可见他是如何向我透入这些技术细节。最后我想指出的是,我们Cell文章主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辉指付向东讲的与发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