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变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TUhjnbcbe - 2021/4/5 1:30:00

什么是年龄相关性*斑变性?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国人平均寿命不断延长。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均寿命仅为35岁,而目前人均寿命已接近75岁。在老年人安度晚年的过程中,一种难治性眼病却在影响着越来越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就是年龄相关性*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简称AMD)。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在其他致盲原因(如白内障)得到控制以后,年龄相关性*斑变性已经成为老年人致盲眼病中最常见的原因。年龄相关性*斑变性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特征是患者视网膜上的*斑区受到损害,患者双眼可先后或同时发病,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由于视网膜上的组织损害后不能修复,而且视网膜不能移植,因此年龄相关性*斑变性很难治疗,即使治疗后病变得到控制,但患者的视力一般不能恢复,导致患者无法进行阅读、看电视、驾车等活动。

年龄相关性*斑变性有哪些症状?

很多年龄相关性*斑变性患者最早的症状是看东西变形、看人扭曲。视力下降、眼前出现黑影也是患者的常见症状,这种黑影-般出现在眼前的中心位置,造成患者想看什么却恰恰看不到什么。如果*斑的病变面积大,患者眼前的黑影就大,甚至造成患者失明。如果病灶面积小,黑影的范围就小。

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发病率有多高?

早在年,我国的眼科专家就开展了项有关年龄相关性*斑变性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0岁以上老年人中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患病率高达15.5%,7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0.2%,即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每7人就有1人是年龄相关性*斑变性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对年龄相关性*斑变性进行治疗,患者的阅读、驾驶、洗衣做饭等基本日常生活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年龄相关性*斑变性造成的视力障碍不仅限制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加重了家庭及社会负担,还是老年人发生摔跤、骨折以及心理疾病(如精神抑郁)的原

发生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年龄相关性*斑变性发生在老年人的眼睛里,但这种病确切的发病原因现在还不清楚,多数专家认为老年人的视网膜代谢功能衰退是病因之一。另外,如果父母是年龄相关性*斑变性患者,其子女发生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也就是遗传因素与年龄相关性*斑变性也有关系。研究还显示,长期被阳光照射造成的*斑光损伤也可导致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发生。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也是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致病原因之一。叶*素可以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对*斑起着保护作用。当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区的叶*素含量减少后,紫外线就会增加对*斑区的损害。另外,长期吸烟、营养不良、肥胖、高血脂等也是造成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的危险因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