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BrainandSpineImagingPatterns》
翻译:张隐笛李善杰
基底节区T1高信号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患者,苍白球、豆状核及中脑可见T1WI高信号。可能与肝代谢锰障碍导致锰沉积有关。
横断位T1WI示双侧基底节区,尤其是双侧苍白球可见高信号;冠状位T1WI+C示双侧基底节区未见强化灶
病例2
横断位示双侧纹状体短T1、长T2信号灶
基底节钙化基底节区钙化可由一系列代谢紊乱性疾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假性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Fahr’s病、Cockayne综合征(小头及纹状体小脑钙化和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侏儒症、视网膜萎缩和耳聋综合征,临床特征包括生长发育迟滞、光敏感、颅内钙化、视网膜变性及耳聋等,CS影像改变包括:髓鞘形成低下、幕上脑白质缺失、小脑萎缩或发育不良及双侧基底节等钙化,早发型常伴皮层钙化)、D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CO中*、微血管钙化、放射性损害、神经纤维瘤病等。基底节区周围的钙化表现为T1WI高信号是由于钙化周围的水化层。最常见引起基底节区钙化的原因是年龄所致的生理性钙化。
横断位T1WI示双侧基底节区生理性钙化,表现为T1WI高信号
肠外营养静脉输入营养液是指营养及维生素通过上腔内静脉管以液体形式传输入人体。适用于不能通过食物或许营养的人群。肠外营养患者出现T1WI高信号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锰的积聚。
当由肠外营养变为经口营养时异常信号消失。
横断位T1WI示双侧基底节区高信号,横断位T2WI示双侧基底节区低信号,其内见小的高信号区,横断位T1WI+C示未见确切强化
肝豆状核变性MRI信号表现呈多样化,根据病程的不同,T1WI及T2WI的信号变化也不尽相同。MRI可表现为壳核、尾状核头和苍白球在T2WI上呈低信号,齿状核和红核亦可见T2WI为低信号。上述异常信号改变是该部位铜元素沉积,导致病灶磁敏感性增加,而在T1WI上明显的高信号则与病灶内纤维组织增生有关。T1WI呈高信号主要出现在豆状核、尾状核、丘脑、脑干和齿状核。在豆状核未完全变性区域血管增生明显,增强扫描可呈明显强化。
非酮症性高血糖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为症状对侧纹状体T1WI高信号及CT平扫高密度影,T2WI可有表现为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但以低信号多见。此特征性的影像学变化可能与血脑屏障受损导致的微出血、微梗死导致的钙化、星型细胞胶质增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水肿等有关
最后两个病例来源网络
往期16大精彩回顾个病例解析汇总
个基础影像病例汇总
全身各部位影像数据
全身14个部位的X线解剖+摄影技巧+读片技巧
全身各部位系统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断层解剖图解
全身各部位报告模板(X线、CT、MR齐全)
7本经典影像书籍读书笔记
58医院经典读片汇总
个经典医学影像名家视频讲座汇总
个精品医学影像专题内容汇总
31种常见疾病的分期分型
35种影像综合征汇总
32篇专家共识,规范您的影像检查行为
75位老师求助内容汇总
影像学院篇经典内容汇总
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