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眼科成功完成了3例微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术中采用23G手术切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项技术的成功运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眼底疾病的治疗水平,又填补了我市眼底病手术的空白,标志着我院眼科玻璃体手术进入微创时代。
我院引进该项新技术,购买了国内先进的眼科设备,如德国蔡司S88手术显微镜、型OCT、非接触广角系统、激光机、冷冻仪、海德堡荧光血管造影仪、美国博士伦超乳玻切一体机、日本拓普康眼底照相机、多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及角膜地形图等。
据我院特聘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十院眼科中心主任,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王方主任介绍:
王方主任
目前玻璃体切割术主要有20G玻切术、23G玻切术和25G玻切术三种。20G是最常见的术式,一般要在结膜表面做三个各约5mm的切口和在巩膜做长约0.9毫米的切口,因为切口比较大,需要用线分层缝合才能封闭切口,手术损伤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其优势在于适应症广泛。
25G属于微创手术,通过精细和复杂的手术器械,使手术切口明显缩小(仅0.5mm),从而达到免缝合的要求,患者痛苦少、恢复快。25G的主要缺点是由于手术器械种类较少且纤细易损,用于不太复杂的玻切手术。
23G玻切术融合了20G玻切术及25G玻切术的优势,也属于微创手术。其手术原理与25G类似,切口则介于20G玻切术与25G玻切术之间,约0.6mm,23G玻切术最大优势在于时间短,出血量极少,术后反应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由于切口小23G玻切术基本上不需要缝合,在欧美等全球发达国家这项技术已成为常规治疗眼底病的利器,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是未来玻璃体切除术的发展趋势。
此项手术特别适应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增殖等疾病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者、*斑裂孔、*斑前膜、眼内异物、眼内炎等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据悉,王方主任每周五上午来我院眼科门诊坐诊,预约手术。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