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变性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健康这八种常见病听着吓人,其实大部分根本
TUhjnbcbe - 2021/5/20 1:10:00
皮肤科医生刘文斌 http://pf.39.net/bdfyy/bdfal/201217/8505680.html

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消化不良

据调查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检出率达80%-90%。在医院,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医师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所以,有的人说,几乎大多数人都有慢性浅表性胃炎。

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介绍,事实上,胃镜报告中的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并不是胃黏膜真的有了慢性炎症,完全不需要治疗。如果饭后出现饱胀、消化不良时,吃点多酶片、多种益生菌即可缓解。

心脏早博——没症状不用治疗

心脏在正常跳动时,如果提前出现一些跳动,就像是演奏舞曲节奏乱了点,这种情况被称为早搏。

很多人认为出现早搏要立即治疗。事实上是治了一个本无需治疗的病。早搏本身不是病,多是心脏其他问题的伴随症状。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提醒,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也不影响日常生活,这种情况不用治。即使要治,最好的治疗不是用药,而是应积极化解、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建议这些人平时少喝浓茶、咖啡等饮品;正常作息,少熬夜。而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心律失常药对症治疗。

乳腺增生——注意定期复查即可

一个体检下来,十个女生八个有乳腺问题——乳腺增生。不少女性赶紧跑去问医生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要吃什么药才能“消灭”增生。其实,大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根本不用治疗。

在医学上,有些乳腺增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经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经前乳房会特别不舒服,感觉胀胀的还有点痛,但姨妈过了胀痛就突然消失了。另外,经常为了“有沟必火”穿过紧内衣,或者近段时间发生不开心的事情心情比较郁闷,精神压力比较大,也会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指出,乳腺增生是一种良性病变,无特别的治疗方法,极少数会发展为乳腺癌,注意定期复查即可。只要每天保持良好心态,少吃含激素食品,坚持运动就能有效缓解乳腺增生。

宫颈糜烂——名字听着很唬人

“糜烂”一词威力巨大,第一次听到宫颈糜烂这个词,脑中已经脑补出“宫颈开始慢慢溃烂、发臭,进而波及整个子宫”的可怕画面。其实,这只是医学名词史上一个大失误。在国际上,“宫颈糜烂”这个名称已经被取消,我国妇科教材也取消了这个称谓。它的真身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指出,宫颈糜烂是女性一种正常生理改变现象,不能称之为病,大部分宫颈糜烂的女性只是受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上皮异位,待激素水平稳定后所谓“糜烂”情况就会得到改善。许多女性被街边小广告忽悠,通过所谓“物理治疗”处理宫颈糜烂、宫颈炎,弄得不好还会引起无谓的感染,钱包受伤的同时还伤身,简直是大整蛊!

子宫肌瘤——大多数都相安无事

“瘤”这个词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癌症了!其实,此瘤非彼瘤,子宫肌瘤的瘤是良性的。子宫肌瘤也是妇科体检的“常客”,几乎三分之一的妈妈级人物都会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没有任何症状,甚至连妇科检查也难以觉察,偶尔做B超才发现。

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指出,如果肌瘤比较小,患者无明显症状,而且查过肌瘤无恶变征象,只要定期随诊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单个子宫肌瘤直径超过5cm,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及时手术切除。

痔疮——几乎人人都有

俗话说“十人九痔”,据调查,25岁以上的人群,70%~80%有痔疮;40~50岁的人群,90%有痔疮。医院肛肠科主任表示,痔疮其实就是“血管性肛管垫”。排便困难、排便次数过多或过少、久坐的人,都容易引发痔疮。痔疮的症状主要是出血、脱垂、疼痛、肛门异物感。

一般来说,本身“火旺”体质的,饮食不当、熬夜而“上火”或脾虚体弱的人较容易长出痔疮。只有出现合并出血、肛脱垂、疼痛等症状时,才能称为病。如果确实已影响工作、生活时,才需要治疗。只要平时无症状,完全可以不用治疗。

骨刺——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大多数人听到有“骨刺”就立即想到拔刺,欲把刺弄掉而后快。

广州医院骨伤三科主任医师介绍,骨刺即骨质增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不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且大多数骨刺不用治疗,要治的话就只能治引起骨刺的原发病——骨性关节炎,比如减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以及药物止痛等。

飞蚊症——眼睛的正常衰老

随着年龄增加,很多人都会出现飞蚊症。眼前常出现如发丝、灰云、小圈、蚊虫、苍蝇、小黑点、线条,甚至一幅图画等黑影,眼睛本身不痛不红,不影响视力。临床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飞蚊症发病率达60%以上。

医院副院长徐惠芳介绍,飞蚊症是因为玻璃体的老化,再加上用眼过度、疲劳等引起的。人在年轻时,玻璃体保持均匀的凝胶状,但到了40岁以后,凝胶状玻璃体逐渐变成水样,出现液化空间,随着眼球的转动而摇晃,眼前就会出现黑影。因而,飞蚊症的医学名称是“玻璃体混浊”。

事实上,大多数飞蚊症患者眼里的小黑点属于“普通蚊子”,是生理性的,不影响视觉机能,完全不用治疗。只要合理保养,慢慢适应,学会对这些“蚊子”视而不见即可。

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在自己吓自己,居然错了这么久!

虽然这些病基本不用去治疗,但还是温馨提示大家根据病情而定,以上仅供参考。内容转自:健康时报

点击下面,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5/20 1:10:00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hl/
视网膜色素变性一直被称为是不是癌症的癌症,这是因为它的早期会出现夜盲的情况,但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而且夜盲期主要出现在儿童时期,但是在病情的不断发展下,暗适应能力会逐渐退化,视力也会不断走低,视野范围会有缩小的情况,最后视野范围可能呈现出管状,严重的还有失眠的情况,它作为一种遗传性的疾病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本之策。

01什么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什么?

又称毯层变性,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非营养性的良性退行性病变,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电位异常,视力也会因此而下降。要对遗传类型进行鉴定比较困难,大多数的病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后者较少见。

2、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因

(1)眼底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疾病。它的遗传学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性连锁隐性。常染色体隐性、显性和连锁性隐性都是主要的一传表现。并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最常见的,接下来是显性,而连锁性隐性遗传是非常少见的一种。

(2)可以根据组织化学、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和电镜等检查进行推测,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了视网膜外节盘膜,消化功能也出现减退的情况,造成盘膜分解物有残余,形成障碍,对营养物质的移动造成阻碍,最后造成视细胞功能有退化的情况,并且还会逐渐变性并且消失。

(3)免疫方面,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病患者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均有异常。此外,还发现病人存在自身免疫现象,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病人存在自身免疫。从生物化学方面,也发现病人存在自身免疫现象,但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病人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疾病。生物化学方面,发现病人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视网膜有脂褐质颗粒堆积,微量元素锌、铜、硒和酶代谢也有异常。

02视网膜色素变性怎么被发现?患上会有这5种症状

1、夜盲

夜盲症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主要特征之一。病人可以在晚上或在黑暗中看东西,也可以在昏暗的房间里行走困难,*昏,低光,或在雾气条件下难以适应。由明亮到黑暗的环境也比一般人要花费更多时间。

一般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多在10~20岁之间出现夜盲,但是有的病人,特别是生活在城市的病人,一开始夜盲症的问题会被忽略,只是觉得夜晚的视力不足而已,到疾病进展期之后才会有所察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夜盲与近视或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的夜间视力模糊是有区别的。夜间失明的患者大多是夜间视野缩小,在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容易活动受限。另外,也不只是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才会出现夜盲,夜盲也可能是其他视网膜疾病的一个特征。夜盲也可见于其他眼部疾病,如高度近视。

2、视野缺损

视野缺损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第二个特征。患视网膜色素变性时,每年平均丧失视网膜4.6%左右的视野。儿童期发病多为典型的进行性视野缩窄。

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大多数类型最早出现,损伤最严重的视野是上视野。一般来说,双眼视野缺损是对称的,但携带X连锁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女性显性患者除外。其原因在于突变视网膜感光受体的分布取决于X染色体的失活程度,而X染色体在特定细胞中的表达是随机的,从而导致视野缺损有显著的差异。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野丧失的过程通常较慢,且无疼痛,但也有患者视野在数月或数年内迅速消失。当病人中心视野仍然完好时,可能没有发现周围视野的明显缺损,当病人只剩下一条“管状视野”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病人中心视野的变化,从而使病人认为视野消失的速度很快。

管状视场也称为隧道视场,它能看到前面的景物,但是看不到上面和下面的东西。病人常常撞上家具或门框,以及难以移动。

3、中心视力下降

在疾病早期,典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会导致中央视功能受损。中央视觉改变的程度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类型有关。

像限视网膜色素变性性疾病可以维持终生好视力。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RP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R平来说,经过4年到10年的时间视力可以下降到0.1。。在30~40岁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X性连锁遗传型的视力下降幅度小于0.1。大幅度视网膜电信号显示中心视力维持时间较长。

4、色觉异常

大部分病人早期色觉正常。患者视力下降至0.5以下时一般都会出现色觉异常。以蓝色盲和红绿觉障碍较少见为典型表现。

5、闪光感

很多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病程中的某个时间点会有一种闪光感,通常是视野中间边缘附近有一个相对或绝对暗点,这个现象与变性视网膜产生的异常信号有关。

闪烁感受器可以是微小的闪光,也可以是粗糙的颗粒状闪光,这种现象类似于眼性偏头痛,但是视网膜色素变性闪光感通常在视野中保持不动,而且是持续性的,而非阵发性的。随着情况的发展,暗点变大,但感觉的闪光灯减少,最终消失。

03应对视网膜色素变性,主要采用3种治疗方法

1、佩戴专业遮光眼镜

当前医学科学证明,太阳光及电子显示器有害的短波蓝光,会刺激视网膜色素变形,出现怕光的情况,强光也会让视细胞外节变性加速,因此必须戴上遮光眼镜。

2、补充叶*素

叶*素能够保护视网膜,对于视网膜来说十分重要,叶*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抵抗光损伤,并能发挥视细胞营养作用,防止氧自由基和有害光对视网膜上皮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的破坏,提高视细胞的活力。身体本身不能合成叶*素,它主要来自外部摄入,一旦缺乏,就会引起各种视网膜疾病,基本上大部分视网膜的病变和叶*素都是息息相关的。

3、保持身心放松

避免身心处于过度紧张的状态之下,如果太过于紧张体液中儿茶酚胺增多,缺氧是因为脉络膜血管收缩导致的,造成视细胞变性也会加剧。我们传统的气功,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力,使大脑皮质和身体各器官的活动,如坚持不懈等,对于防止疾病视功能的迅速恶化,可能有一定的益处,尚需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结语: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方式,并且这种疾病还属于先天性遗传疾病,在临床上只能够改善眼部的微循环,并且补充叶*素。而患者日常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不要熬夜,防止病情恶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这八种常见病听着吓人,其实大部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