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而且发病率高,几乎2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眼底病变。因此每个糖尿病患者最终都可能因眼部并发症而失明。但你知道么,其实糖尿病眼病是有办法预防和控制的。
鸿翔中药健康大讲堂邀请到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一心堂特聘慢病专家组首席中医专家刘晓勇教授为大家解密“糖尿病眼病的防治”。
糖尿病眼病包括:糖尿病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斑病变、眼内炎。玻璃体出血、继发性青光眼。
本次课程刘教授将重点给大家讲解糖尿病性白内障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这两类发生率最高的病症。
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视力。根据其病程长短及发病群体主要可分为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
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较为少见,主要见于年轻的严重糖尿病病友,双眼起病、发展迅速,可在数日、甚至48小时完全成熟,很少超过几周。
糖尿病性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率明显比非糖尿病病友人群高,发病年龄提前,且病程长者发病率更高。
白内障早期的症状主要有:1、看东西模糊;2、眼前黑影遮挡;3、颜色改变;4、重影;5、眩光,光晕。
对白内障的治疗可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同时,可进行非手术的干预。
具体干预措施有:
1、控制血糖,使之长期达标;
2、注意用眼健康;
3、药物干预。例如:
①口服药:维生素A、E、C、B12等;
②中成药:明目地*丸,杞菊地*丸;石斛夜光丸等;
③中药调理:偏于阴虚者可用石斛5g、枸杞子5g,菊花3g,泡水代茶饮;偏于热重者可用菊花3g、决明子5g;泡水代茶饮。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主要与血糖控制及病程有关。血糖控制不好、病程越长发病率越高。糖尿病病程8年,发病率已高达50%。若病程超过20年发病率基本达到%。
糖尿病损伤视网膜,实际上损伤的是视网膜上的血管。我国对糖网病的分期标准可分为两型三期。两型分别为单纯型和增殖型。三期是指每种类型根据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期。
1、单纯型分为三期:
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
Ⅱ期有*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2、增值型分为三期:
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
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
此疾病因前期症状较轻时症状不明显,因此有大量无症状患者未被发现。而患者对这个疾病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当患者到眼科就诊时时间偏晚,视力已受严重损害。而且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已确诊患者约60%血糖控制差,伴有全身多种严重并发症。
如何能在早期就诊断出自己的视网膜病变情况呢?在此教授真挚的希望广大糖友定期、医院眼科看一下,做一下眼底检查。希望大家能在视网膜病变尚处于单纯型时就能发现并开始干预、治疗。
糖网病的治疗应根据不同时期进行药物、激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仅为辅助治疗,迄今无一种药物能有效控制糖网病的发展。根本治疗在于早期控制血糖和相关因素如血压、血脂、肾功能等。
1、药物治疗:
(1)西药:主要用于治疗的药物有
①导升明(羟苯磺酸钙胶囊):具有抗氧化性,可减少活性氧所致微血管渗漏;
②递法明:可促进胶元合成,增加血管壁抗力,减低其通透性;作用于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
③弥可保:可增加神经细胞的DNA、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可促进轴突的再生、修复损伤的神经纤维;
(2)中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以瘀血为主要矛盾,后期以出血为主要矛盾。所以,散瘀与止血双向调节,是治疗眼底血管病变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糖尿病眼病的中药调理建议用铁皮石斛+三七。
2、激光治疗:
激光的热凝固作用可以封闭病变血管,消除其出血和渗出,特别是*斑及其周围的渗漏血管;
激光可破坏眼底新生血管消除毛细血管梗阻区,改善视网膜病变区的缺氧状态,阻止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
3、手术治疗:
可清除玻璃体混浊和出血,恢复屈光间质的透明,松解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特别是对*斑部的牵拉,使视网膜复位,保存或增进视力。但糖网病晚期严重并发症如大量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内膜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视力预后差但仍能挽救部分患者的视力。同时,手术对原有的病变如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血管闭锁不能改善。
总的来说,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控制好血糖是最好的预防措施;尤其糖网病应以预防为主,早期无症状,但是可治。所以刘教授特别强调请各位糖友主动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最后,提醒广大糖友,糖尿病是对微循环有普遍损伤的疾病,而眼底血管的改变,是最直接可以看到的。所以,眼底血管病变是全身微血管损伤的窗口,通过了解眼底病变程度,可以了解全身微血管病变的程度。因此,请各位糖友一定重点对眼部的检查和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