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主要见于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一种以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为特点的眼底疾病,目前仍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一种可防治的疾病,合理用氧可显著减少ROP的发生,而及时的筛查和治疗则对预防ROP致盲至关重要。
早产儿治疗用氧
给氧指征
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mmHg(1mmHg=0.kPa)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85%者。治疗的理想目标是维持pa(O2)在50~80mmHg,或TcSO2在88%~93%,TcSO2不宜高于95%。
氧疗及呼吸支持方式
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
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给氧体积分数视病情需要而定,初始氧体积分数不宜高于mL/L,10~20min后根据pa(O2)和TcSO2调整。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进展或需长时间吸入高体积分数氧(mL/L)才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尽早采用辅助呼吸。
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nCPAP)
nCPAP用于有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早产儿RDS使用压力建议不低于5cmH2O(1cmH2O=0.kPa)。建议应用装有空氧混合器的CPAP装置,以便调整氧体积分数,避免纯氧吸入。给氧体积分数视病情需要而定,初始氧体积分数可从mL/L开始,不宜高于mL/L,10~20min后根据TcSO2调整。如RDS进展或需长时间吸入高体积分数氧(mL/L)才能维持TcSO2稳定时,应尽早采用进一步措施辅助呼吸。
机械通气
当经上述处理的轻、中度呼吸窘迫,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4时,TcSO2仍85%,二氧化碳分压[p(CO2)]60mmHg,CPAP治疗无效,或临床上表现重度呼吸窘迫,或有其他机械通气指征时需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注意事项
A、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对临床上无发绀、无呼吸窘迫、pa(O2)或TcSO2正常者不必吸氧。对早产儿呼吸暂停主要针对病因治疗。
B、如患儿对氧体积分数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予相应治疗。
E、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FiO2、pa(O2)及TcSO2。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均应尽量以最低的氧体积分数维持pa(O2)在50~80mmHg,TcSO2在88%~93%。如高于目标值,应及时下调给氧体积分数。调整氧体积分数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C、对RDS早产儿或胎龄26周以下RDS高危早产儿,或胎龄28周以下母亲未使用产前激素或出生时需插管复苏的早产儿,建议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D、对早产儿用氧时,应当书面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
F、对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按标准严格实施筛查。
G、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体积分数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医院治疗。
ROP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病史: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2.吸氧史(非必需);
3.其他:
i: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缺氧,如酸中*、贫血和低血糖等等;
ii:受体阻滞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脉络膜血管紧张性,促进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iii: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
临床表现:病变早期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是早期典型ROP临床特征。分界处增生性嵴形病变,视网膜血管走行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晚期晶体后纤维增殖改变,应考虑ROP诊断。AP-ROP发展迅速,常以血管发育异常或眼底出血为主要特点,可无典型ROP的分界线及嵴形改变,诊断时应予重视。
了解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可以更好地做好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工作。新生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诱导因素与氧疗有关,合理氧疗是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键,表明了规范治疗用氧的重要性。
戴维D8S
新生儿专用监护仪
结合临床实践的转变,采用MasimoSET技术,可明显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几率。Masimo二氧化碳监测技术,提供主流、外置旁流和内置旁流三种测量方式,测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吸入二氧化碳分压(FiCO2)以及呼吸速率(AwRR)。
氧浓度传感器
实时监控氧浓度情况,让医护人员随时掌控和了解保暖箱内的氧气浓度变化情况,保证新生儿用氧安全,降低新生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
图为AB中心实施MasimoSET研究表
还具有MasimoRainbow脉搏血氧监测技术、SunTech血压技术等等,实时监测新生儿血压、心电和血氧等生理体征特点,提供全面的数据检测。
参考文献:
1.冯雪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与早期治疗
2.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8(23):-.
3.李杨,彭文涛,张欣.实用早产儿护理学
声明:
文中观点仅作为学习参考,不构成任何临床操作建议,临床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据实际情况进行。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戴维医疗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